從「你很煩」到「爸媽好好玩」 4年前,CoCo讀小二,看到人都不打招呼、不說話,只會擺一張臭臉。CoCo回家的第一件事是看電視,開口跟媽媽說話就是:「你好笨喔!」「你真囉唆!」「走開,不要擋到電視!」「你很煩耶!」
多麼熟悉的聲音呀,這不是多數現代家庭裡的小孩跟爸媽講話的樣子嗎?如果你家也是這樣,那就跟著CoCo一家人的腳步,看看他們是如何進行家庭品格大改造吧。 CoCo的爸爸叫蕭志恆,是個年輕時便自己創業的室內裝潢公司老闆,每天都很忙。媽媽叫陳玉梅,是家庭主婦。 孩子管不動:不快樂的媽媽求助專家 蕭家老大叫Tiffany,老二叫Angela,老三是CoCo。起初,媽媽還覺得有女萬事足,慢慢的,她覺得日子不對了,3個寶貝天天蹲在電視機前,看到媽媽經過,都視若無睹,開口不是三字經,就是滿臉不耐煩的說:「你怎麼那麼囉唆?」 「我的日子少了什麼呢?」孩子管不動,老公回家不說話,陳玉梅開始覺得人生失去了重心,一點也不快樂。一天,陳玉梅在路上遇到陳海倫心橋顧問在推廣品格教育與生活管理課程,想要改變人生的她,就好奇的參加了。 沒多久,蕭志恆看到妻子變了,沒以前那麼嚴肅了,也跟著參與課程。夫妻倆上課後才發現,自己的家庭教育極糟糕,孩子每人每週看電視時數高達45小時,換算平均每天花6.5小時在電視機前,孩子對電視演員的輪廓比爸媽長相還熟。不只如此,他們最擔心的是:「小女兒CoCo都不說話,怎麼辦?」 不平則鳴:家庭會議揭開壓力鍋 「沒關係,全家一起來上課吧!」在陳海倫輔導下,4年前,一家五口首度召開家庭會議。陳海倫對著5張硬邦邦的臉孔說:「彼此有何不滿,就互相說出來吧!」 在公正客觀第三人仲裁下,小孩提出控訴:「爸爸回家都不講話,只會看電視、睡覺!」「媽媽好囉唆,一件事情要重複交代,很煩!」「姊姊都會打我!」「妹妹為什麼不用倒垃圾?」… 孩子一籮筐的心事全部倒出來以後,蕭志恆才發現,原來孩子管不動,竟是因為自己沒有善盡一個好爸爸的責任,不但沒有主動關心小孩,更沒耐心,回家只知道休息,沒想過教育應該「以身作則」。 陳玉梅也才驚覺到,自己家庭主婦當久了,沒有自信,擔心孩子沒帶東西,或出門在外發生危險,才會耳提面命,重複叮嚀,卻因此讓孩子看輕,嫌自己囉唆。 該怎麼改變?陳海倫做出公正裁決:「如果你們彼此的不滿都說出來了,問題是不是要解決呢?關於倒垃圾、做家事等等的問題,是不是你們彼此協調,看誰要做什麼,才符合公平原則呢?」 爸爸主動認列粗活,諸如洗衣服、倒垃圾,媽媽則負責廚房、冰箱和買菜的工作,其餘的,經由抽籤,大姊分到浴廁清潔任務,二姊負責拖地板,CoCo則要掃地、擦桌子和洗碗。家庭會議中,蕭家五口一起上了一堂有關「公平」的品格教育課程,當然,還有「誠實」——誠實說出對彼此的不滿。 會議結束後,蕭家逐步調整。爸爸慢慢提升修養,不再輕易發脾氣。以前教孩子功課時,他會說:「這東西這麼簡單,怎麼都不會?要教幾次啊?」便肝火上升。現在蕭志恆會觀察,為什麼「2×3=6」這麼簡單的東西,孩子要扳著指頭「2+2+2」的算?原來,孩子還不懂乘法,無法用大人的程度理解,必須尊重小孩解決問題的方式,才能引導他們學習。 「我現在不亂發脾氣了,而且每天會花1小時和小孩聊天。」蕭志恆願意耐著性子理解孩子的問題在哪,並和孩子談學校或同學的事,如此,他才有機會引導:「你同學發生了這樣的事情,如果是你遇到了,你會怎麼處理?」「怎樣處裡,是比較好的原則?」 蕭志恆認為,要讓孩子先信服父母,才會願意將大人的話給聽進去,否則爸爸只具有「經濟角色」,除了負責拿錢回家以外,在孩子眼中就什麼都不是了。 學會自我管理:孩子一週只看電視10小時 陳玉梅也認為,以前認為孩子怎麼叫都叫不動,說也說不聽,現在慢慢會去理解孩子的困難在哪裡,已能主動輔導小孩解決問題。 以前CoCo回家都不寫作業,只耗在電視機前,一直拖到三更半夜,媽媽會一直唸,最後Coco才說:「就是不會寫呀,姊姊也不教。」媽媽便怒斥:「不會寫就不要寫!」 現在陳玉梅會鼓勵CoCo在學校先問同學,把不懂的地方搞懂,因為問題解決了,她自己就會負責任的把功課自動寫完。如果CoCo該做的事情還有推托狀況,媽媽不再唸她了,而是和藹的問:「你自己訂的規則,自己要不要遵守呢?」 爸爸經常回家吃晚餐後,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大大提升。接受訪問時,CoCo快樂的說:「我現在一週只看10小時電視,有時一整天都不想開電視機。」 小孩不再看電視,都在做什麼呢?「有時會和爸爸、媽媽一起看書呀,有時會一起聊天,現在爸爸都會講笑話,比較好玩。」CoCo天真的說。真的很難想像,CoCo以前竟是一個不說話、不理人也不正眼瞧人的電視兒童呢。 *給家長的話:家長以身作則,是孩子品格教育的最大助力。 【陳海倫:品格教育要克服三大障礙】 從事顧問業17年,積極推廣品格教育、生活成功管理學後,陳海倫認為,多數人沒有辦法落實家庭品格教育的關鍵,是「溝通」發生了問題。如果親子之間彼此沒有開誠布公,把問題找出來,那就更別提要解決問題了。 陳海倫指出,品格教育還有三個關卡,導致一般父母很難加以落實,說明如下: 第一、定義問題:父母自己都說不出什麼叫做「誠實」,又該如何讓小孩理解這個觀念呢?因為品格是一種觀念與態度,如果父母沒有辦法精確定義這個價值體系,就不用提教導了。 第二、行為上的抗議:小孩也許能明白「誠實」是什麼,但行為上會加以抗拒,並找藉口來推托說:「我知道啊,但我做不到!」「我就是克制不了啊!」這是因為積習已久,一下子很難接受新的行為模式。 第三、觀念上的障礙:小孩即使願意在行為上「誠實」了,還是會搬出「這對我沒好處」的理由來抗拒,這種障礙來自於一般人認為品格沒有實質好處使然,所以父母一定要突破這種障礙,才能讓小孩從心底願意服膺品格,並加以落實。 小檔案_陳海倫 [ 隱藏 ]
「我最喜歡爸爸了,因為他講話很好笑,我喜歡跟他講話。」「我在家裡負責的工作是掃地、擦桌子與洗碗,因為桌子不用天天擦。」11歲的CoCo,滔滔不絕講起家居生活時,臉上滿是笑容,絲毫看不出4年前,她是一個完全不說話的小孩。
*教養小撇步:品格是孩子的事,標準要由孩子自己訂,父母只能從旁輔導。
現職:陳海倫心橋顧問公司總裁
經歷:創業17年,積極推廣品格教育、生活成功管理學
著作:《世紀大媒婆》、《從友達到心橋》、《總裁說》、《我的爸爸陳宗顯》
留言列表